今天開始,正式“入伏”,一年中難熬的三伏天已經到來了。
三伏天,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,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。
俗話說:“熱在三伏”。“伏”即是“暑氣潛伏于地 ”之意,分為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是真正的暑天,也常常被稱為“苦夏”。
三伏天時間表
今年的入伏時間為2020年7月16日,共40天
初伏10天:
2020年7月16日~2020年7月25日
中伏20天:
2020年7月26日~2020年8月14日
末伏10天:
2020年8月15日~2020年8月24日
三伏天期間,人體出汗多容易導致體內鹽分和水分流失,因此一定要多補水。茶葉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,夏天喝茶比喝水更能解渴,這時喝些溫熱的茶可以幫助人體驅寒養胃。另外三伏天養生的另一個要決是“祛濕”,因為這時不光熱還潮濕,人身體的寒熱往往都伴隨著濕氣,就是所謂的濕寒、濕熱。喝些熱茶,可以起到祛濕的作用。
綠茶
綠茶茶味甘苦、性涼,苦能瀉下、祛燥濕、降火;甘能補益緩和;涼能清熱瀉火;綠茶清湯葉綠,給人以清涼之感,且綠茶收斂性強,氨基酸含量高,能消暑降溫。所以三伏天飲些綠茶在清熱祛暑方面有很好的效果。
普洱
普洱分為生普和熟普。
燥熱體質的人適合喝生普。
生普茶味濃釅,滋味協調性好,味略苦,具有消熱、消暑、解毒、去火、降燥、止渴、生津、強心提神的功能,生茶富含茶多酚、咖啡堿、氨基酸、維生素等營養成分,飲之既有消暑解熱之功,又具增添營養之效。
但生茶性苦微寒,脾胃虛寒、胃陰不足的人不適合過多飲用生茶,否則會加重不適的感覺。
虛寒體質的人適合喝熟普。
普洱茶熟茶或者有年份的老生普,茶色澤褐紅,滋味純和,經久耐泡。熟普性溫,有“治肝膽之浮熱,瀉肺胃之虛火,生津止渴。”的功效。對于體質虛寒的人來說,多飲用一些這種性溫祛濕祛熱的暖茶,不僅能夠調和脾胃,還能助消化、去油膩等。
另外也可以在熟普中加些枸杞、菊花、西洋參等一起沖泡調飲。特別是近年流行的陳皮普洱茶也是很好的調飲茶品。
老白茶
白茶含豐富的多種氨基酸,防暑功能比較顯著,適合夏天飲用,特別是陳年老白茶的降火消炎、清熱解毒功效尤其突出。
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葉固有的營養成分外,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活性酶,可以促進血糖平衡。白茶功效具有三抗(抗輻射、抗氧化、抗腫瘤),三降(降血壓、降血脂、降血糖)之保健功效,同時還有養心、養肝、養目、養神、養氣、養顏的養身功效。
紅茶
紅茶性溫,紅茶中的多酚類、醣類、氨基酸、果膠等能與口液產生化學反應,剌激唾液分泌,導致口腔覺得滋潤,產生清涼感,所以夏天飲紅茶能止渴消暑;經常飲用紅茶,能夠暖胃,有助于胃腸消化,能促進食欲。此外,紅茶中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殺除食物有毒菌、使流感病毒失去傳染力等抗菌作用。夏天細菌容易滋生,喝紅茶還有各種抗菌作用,并且能預防感冒。
蕎麥茶
在三伏天里,很多人都會出現食欲不振,精神萎靡,疲憊乏力的現象,而蕎麥茶則可以改善這些癥狀。
因為蕎麥中含有蘆丁、纖維素以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,有助于防止三高及糖尿病,還能促進脾胃運化,增強食欲。既能增強食欲,又不會胖,還可以消暑解暑,非常適合怕胖的女性朋友。
菊花決明子茶
菊花和決明子都有清熱降暑的功效,決明子味道有些苦,加入菊花后多了一絲甘甜的味道,喝起來苦中回甘。
菊花決明子茶性微寒,具有散風清熱,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的作用,非常適合暑氣炎炎的三伏天飲用。
姜茶
俗話說“冬吃蘿卜夏吃姜”夏天是陽氣最重的季節,但也最容易泄露。夏天,大家都喜歡在夏天喝冷飲,吃冰鎮食物,使得寒氣無法排出。
而吃姜可以補陽氣,還能排出身體的寒氣,增加排汗量。夏天是喝姜茶最好的季節,此外,多喝姜茶還能化痰止咳,和胃止嘔。在三伏天喝姜茶,是一種簡單易行的保健方法。
雖然三伏天喝茶有不少好處,但也有講究,這三大禁忌莫要有!
不宜喝冷茶
炎熱的天氣,人們總喜歡來點冷茶來降降溫,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極其容易傷身體。因為冷茶對身體有滯寒,聚痰的副作用,尤其對于平時容易手腳冰涼的體寒女性來說,更不應該喝冷茶。
不宜飯后馬上飲茶
吃完飯以后,很多人喜歡喝杯茶來解渴或是沖淡食物帶來的異物感,卻不知道這樣做會使茶水沖淡胃液,影響食物消化。
所以,飯后切記不可馬上飲茶,應當在飯后一小時后喝茶,既能促進消化,又可消除油膩。
不宜喝燙茶
太燙的茶水對人的咽喉、食道和胃刺激較強,如果長期喝太燙的茶水,可能引起這些器官的病變。據國外研究顯示,經常喝溫度超過62℃茶的人,胃壁較容易受損。
入伏了意味著全國“鐵板燒”模式正式開啟,多喝茶補水,吃清暑的蔬果,盡量平靜自己的心,保持著積極平和的心態,便可安心度夏。